主要完成單位:中水淮河規劃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規劃計劃處
主要完成人員:張學軍、楊 鋒、陳 彪、虞邦義、蘇文松、倪大銀、何華松、楊 智、姚書春、王再明
獲 獎 等 級 :2018年淮河水利委員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內 容 簡 介 :
隨著進一步治淮38項工程逐步實施完成,淮河中游及環洪澤湖入湖、出湖工程相對于現狀發生了很大變化。為進一步揭示不同來水條件下,淮河干流和洪澤湖水位的時空變化規律,闡明環洪澤湖防洪樞紐不同調度運行方式與淮干防洪水位之間的復雜響應關系;分析環洪澤湖入湖河道來水對洪澤湖湖區水環境、水生態的影響;優化馮鐵營引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入江水道、花園湖行洪區、濱湖圩區等水利工程的協同調度方式,統籌提出消除相關不利影響的配套措施,本課題主要開展了洪澤湖周邊防洪排澇影響研究、洪澤湖水環境影響分析、洪澤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以洪澤湖為中心,基于水文學和水動力學耦合,建立了淮河干流及洪澤湖防洪工程多維模擬技術平臺;建立了EFDC水動力模塊與WASP水質模塊耦合模型。
成果的先進性和創新點:
(1)利用建立的淮河干流及洪澤湖防洪工程多維模擬技術平臺,以入海水道和馮鐵營引河為重點,分析提出了多入口、多出口湖泊復雜水流條件下洪澤湖水位時空變化規律,闡明了環洪澤湖防洪樞紐不同調度運行方式與淮干防洪水位之間的復雜響應關系;優化了馮鐵營引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入江水道、花園湖行洪區、濱湖圩區等水利工程的協同調度方式。
(2)利用EFDC水動力模塊與WASP水質模塊耦合模型,以典型年水量、現狀實測水質為條件,模擬了馮鐵營引河對洪澤湖不同湖區主要水質指標擴散規律和影響范圍。
經濟和社會效益:
本課題成果為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的前期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工程實施完成后的調度、運行、管理提供了依據和參考,有利于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保障糧食安全、促進治理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直屬單位網站
流域廳局
水利站點
政府網站
淮河水利委員會版權所有 主辦: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 承辦:淮委治淮宣傳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總機: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東海大道3055 郵編:233001
網站投稿:hwtg@hrc.gov.cn; tangwei2304@126.com(值班)
皖ICP備05001041號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326 網站標識碼: bm20030002